毕业论文
您现在的位置: 氧气治疗 >> 氧气治疗前景 >> 正文 >> 正文

新冠肺炎患者口述我治愈了,你也可以

来源:氧气治疗 时间:2023/6/14

每经记者:张虹蕾陈晴鄢银婵每经编辑:汤辉

这是一组沉重的数字。

武汉封城23天,截至2月14日24时,全国31个省(自治区、直辖市)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确诊病例例,重症例,治愈例,死亡例,累计确诊病例例。

每一个数字背后,都是一个鲜活生命与疾病战斗的故事,他们是父母、是儿女、是兄弟姐妹,也是工人、学生、医生护士。凭着对生的向往,有人用强大的意志硬逼着自己两天两夜不睡,只因为担心睡过去就不再醒来,最后成功抵挡病毒的侵蚀;有人几经拼搏却不幸倒下,给这个世界留下无尽的遗憾和思念;而更多的人还在坚持,等待疫情散去,摘下口罩,沐浴在阳光里畅快呼吸。

治愈,是希望,是动力,更是不远处伸手可及的未来。

对于那些仍被病毒裹挟,被病痛压住喘不上气的人,没有人比他们更渴望“生的希望”。

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找到几位治愈者,听他们讲述从发病到恢复,从不自知到心生恐惧再到坦然面对的心路历程。希望通过他们的讲述,能给予坚持者们更多信心,他们都说,面对病毒,意志和信心很要紧;我们也希望透过他们的故事,让大家看到处于疫情中心的武汉,医疗秩序从初期的混乱到目前的井然有序。

一切都在变好,疫情终会过去。

从患病到治愈我用了20天疫情过去了想去看演唱会

1月17日,我开始低烧,并且浑身酸痛。

1月21日,医院,人山人海,第一次看到医生穿防护服。

1月29日,我被确诊,床位紧张,未住院。

2月7日,终于松了一口气。

口述者:肖梁,21岁

一切都很突然。

我是一名武汉本地的大学生,1月17日,我感觉浑身酸痛,当时可能已经发烧了,但我没有量体温。我很喜欢动漫,所以一直在语言学校学日语,那天也在语言学校上课,后来也问了班上其他同学,有不少同学在那天也有发烧,但他们后来都自行恢复了。

我家和语言学校都在华南海鲜市场附近,但我没有去过华南海鲜市场,那时候新闻上关于新冠肺炎的报道特别少,我压根没往这方面想,只觉得是普通的感冒,服用了感冒药。

回忆起来,当时我错过了最佳治疗期,如果一早就有新冠肺炎的判断,通过吃抗病毒药很可能将病情扼杀在萌芽状态。另外,感冒药会在一定程度上让身体感觉舒服点,反而掩盖了真实病情。

直到1月21日,身体酸痛一直在持续,那天中午感觉特别不舒服,我给爸爸说了,他意识到出问题了,叫我赶紧回家,傍晚体温测出来还是低烧,到晚上11点温度也没降下来,我们当机立断马上去了医院。

年2月3日,武汉市,医院外路过的市民

图片来源:每经记者张建摄

医院里人山人海,到处都是等待的病人,医护人员都穿着厚厚的隔离服,气氛比较压抑。

在同济排队至少得好几个小时,我决定去医院碰碰运气,前一天它刚被纳入定点发热门诊,所以人少很多,我顺利挂上急诊,做了CT检查等,当时我的双下肺感染、出现斑片状影,肝功能和血常规都正常,但超敏C反应蛋白(CRP)略高,为6.3。因为病情不严重,我拿药后就回家了。

后面两天我开始咳嗽,感觉有痰却咳不出,25医院复查,发现感染已扩散至全肺,CRP飙升至39.76,医生让我先输液4天,继续吃口服药物;第二天体温就飙升到39℃,父母辗转问了很多医生朋友,都觉得高度疑似新冠肺炎,我也开始在家中隔离,待在房间基本不出来。

不过幸运的是,当晚我慢慢退烧了。27号我的情况被上报到社区,28号复查全肺感染好转,专家组会诊后给了我核酸试剂检测资格,第二天结果为双阳,正式确诊。

医院床位非常紧张,病人在不断涌入,我的症状已经有所好转,医生建议回家隔离治疗。那段时间很煎熬,感觉日子过得很慢,咳嗽的时候肚子还一阵阵撕拉着疼。

2月1号复查,病灶仅在双下肺残留,咳嗽少了,CRP降至2,希望的阳光在一点点透进来。

4号复查,肺部继续好转,咳嗽没有了。

5号和6号连续两次的核酸检测都为阴,我治愈了。

由于担心病情反复,7号我被送入宾馆隔离观察,每人一个单间,一日三餐有专人配送,种类比较丰富;工作人员每天会测量体温,检查身体状况,一直持续到12号结束观察期,我才回到家。

“送”走新冠肺炎,我也彻底松了一口气,生活逐渐回归正轨,每天都上语言直播课。

现在,我身体状况比较好,体温一直正常,食欲也不断增强;不过在家里只要出自己房间,我一定会戴上口罩,毕竟病毒有潜伏期,也没明确我身上是否有了抗体。

等到疫情真正过去了,我希望能够去市场里吃一碗香喷喷的牛肉面,感受下久违的烟火气,再去看一场演唱会吧。

和新冠肺炎战斗的20天,我希望向还未治愈的患者提供个人建议:

1.手不要碰眼睛、鼻子、嘴巴,勤洗手。

2.没食欲也要逼着自己吃饭,只有吃饱了免疫系统才能发挥最大作用。

3.心平气和,别对医生护士发脾气,他们在一线拿命去拼,我们需要对他们多一些理解。我在前线看到一个细节:医生的隔离服品牌每隔几天就会变,杜邦,稳健,3M,金佰利。一问才知道,都是社会捐赠的,医院采购的早用完了,他们都是守护我们生命的英雄。

4.保持良好心态,我最难受的那几天,一直抱着“我要活下来!再苦再难也要挺过来”的心情,看了一些比较励志的动漫和影视作品,这是为了提醒自己别忘了我喜欢的人是谁,以及我选好的人生道路再难也要走下去。这些故事在我病情最重,最难受的时候陪伴我,鼓舞我,一定程度上帮助我战胜了恐惧和死亡。

曾靠安眠药才能入睡希望社会能够真正接纳曾经的感染者

1月16日,医院,肺部吸入性感染。

1月22日,开始发烧,肺部感染扩大。

1月25日,确诊,医院。

1月26日,呼吸困难,需要安眠药入睡。

2月3日,治愈出院。

口述者:刘大成,63岁

我今年63岁了,农历腊月二十二(1月16日)晚上因为一氧化医院。当天我的CT检查结果显示肺部有感染,本身煤气中毒一般不会引起肺部感染,但会导致免疫力低下容易受到细菌和病毒的攻击。当时病房是两人间,我住进去前已有一名病人,他是华南海鲜市场的搬运工,现在想来,可能是这个时候被感染了。

腊月二十八(1月22日)再次做CT检查,发现感染面积进一步扩大,我被转入感染科,这时候开始发烧,直到大年三十(1月24日)晚上才退。正月初一(1月25日)就确诊了,然后医院治疗。

刚转院的几天非常难熬。我是重症患者,呼吸困难,整整三天没有下床,再加上当时报纸、电视、手机信息都在说这个病,我内心有些紧张和害怕,最开始那几天每晚我都找护士要一颗安眠药才能入睡,每天睡3~4个小时就醒了,不知道那段时间是怎么熬过来的。

我住的病房是三人间,床间距很远,每个人都必须随时佩戴口罩。在医院治疗期间,每天上午8点,主治医生开始查房,询问个人情况,上午输液到下午两三点,下午查房时再对用药剂量进行调整,晚上还有一次输液,到11点左右入睡。

在医院,每天的三餐供应都是很丰富的,早晨有包子、玉米、蔬菜等,每餐都有4~5个种类,一日三餐都是护士送到床边。医护人员真的是很细心在照顾我们,除了治疗和饮食,他们也很

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0431gb208.com/sjsbszl/5110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