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我渴,但我不敢喝。”
这是许多戴上面罩的重症病人常说的话。
正常人轻易能完成的饮水动作,
于他们而言却是一次生死考验。
仍然留守在武汉雷神山支援战疫的
医院护理部主任王静,
看在眼里记在心里,
于是在这特殊的日子里,
她和同院的赵越一起,
合作研发了两款特别的专利装置。
为病人解渴,打造“能喝水的面罩”
“我们不希望纸上谈兵,而是希望实实在在地让专利变成实物。”酷爱研究的王静个人就拥有40项专利。今年护士节,她原本想把护理部个专利做展示,其中40多个有实物有“前世今生”。到了武汉后,她和同院的SICU护士长赵越见面了。她在雷神山,医院。赵越是上海市护理学会育苗计划的培育对象,王静正好是她的导师。从某种意义上说,两人还是师徒关系。
在收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的重症病房里,呼吸困难几乎是患者们共同的症状,常需使用医疗仪器辅助通气,较常见的仪器就是无创呼吸机。
该仪器一旦使用,患者的口鼻均被罩在面罩下,除非取下面罩,否则无法进食、进水。用上无创呼吸机的患者最大的感受是嘴巴非常干。患者若取下面罩饮水,虽然仅有数分钟的脱机时间,但患者却常被折磨得呼吸急促,大汗淋漓,缺氧所带来的濒死感更是让患者心生恐惧,不敢轻易饮水。他们哪怕口唇干裂起皮,也只能很无奈地对护士说:“我渴,但我不敢喝。”
眼看着患者为了活命却要强忍口渴的生理痛苦,在重症病房支援的赵越十分着急。有一次,她和同在武汉驰援的王静
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0431gb208.com/sjsbszl/5202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