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8岁小伙子突发心源性猝死年仅28岁的李灿(化名)是一个身体健康的年轻人,他近段时间一直在暨大附一院脊柱科照顾着自己的父亲。在2月24日下午6点08分,李灿突然从陪护的椅子上栽倒在地,一旁的家人立即大声呼救。事发现场抢救过程惊心动魄病房区的护士最先赶到现场,发现情况后立即跑到医生休息区请求支援。当时年轻的医生阳华正准备下班,他火速跑到李灿身边,和另外两名护士将他抬到床上。通过进一步检查发现小伙子没有脉搏、毫无意识、心脏骤停。一名护士打电话寻求ICU、心外科、麻醉科的支援,另一名护士给李灿上了心电监护设备。监护仪做完这一切后,阳华医生开始奋力为小伙子进行心脏按压。在ICU医生黄世芳赶到之前,阳华医生已经独自支撑了20分钟。看似简单的动作其实很耗费体力,一般人很难坚持2分钟以上,但阳华医生坚持下来了,这也成为李灿获救的关键的一步,也使的李灿的瞳孔一直没有散大,这说明他的脑部一直有供血。随着黄世芳医生、心外科李小辉医生、陆华主任、麻醉科主任李雅芳的到来,救援的团队庞大起来,阳华医生也有了休息的时间。从阳华医生开始按压到停止按压,这些医生一共坚持了分钟,按压超过1.5万次。支援的力量逐渐强大起来,为了和死神抢时间,现场的医护团队在普通病房里完成了气管插管、深静脉穿刺和挠动脉穿刺。心源性猝死,最关键的是尽快恢复心跳,要想恢复心跳,就需要关键性的药品“肾上腺激素”。救治团队开始不计成本地使用肾上腺激素,一开始是每隔3分钟1毫克,但这些剂量不足以重启猝死的心脏。于是剂量开始加大,科室的用完了就从邻近的科室借。事后统计,总共掰掉了99支一毫克的肾上腺激素,通过补液渠道、推注的就达到了84支,但这些药物并没有使心脏恢复跳动。用过的药瓶李灿当时反映出的一切症状都提示着只能使用ECMO才能挽救他的生命,这种设备能够使患者即便在心脏、肺脏完全怠工的情况下,依然可以维持生命必须的血液和氧气供应。但这种高级生命支持设备的使用非常昂贵,耗材开包需要的费用就接近4万元,而使用期间每天要以万元计算。医生们觉得患者这么年轻,不能不救,但他们怕患者的家属不能及时签字和缴费耽误了治疗,医院的行政总值班,万一家属不能及时签字的时候,行政总值班将为医护人员做主和签字以便继续治疗。抢救现场李灿的叔叔也赶到了抢救现场,也目睹了抢救过程,他现场拍板,签字继续救人。这一决定,也解除了医护人员的后顾之忧。陆华主任和李小辉等心外科医生开始着手利用ECMO建立独立的体外循环。在血管被切开时,喷溅出了血液,如果李灿是新冠肺炎患者,这个房间的医生和护士都得中招。此时陆华医生说“他要是新冠患者,我们也得先让他活过来!”抢救现场随着机器的运转,李灿的血压、循环、心跳等指标反馈到了心电监护设备上。而此时李灿的胸部已经留下了九条电击除颤的痕迹,长时间的胸外按压也带来了一些副作用,李灿的胸骨出现骨折。抢救成功,小伙儿失去了一个月的记忆在使用了ECMO88小时之后,李灿恢复了心跳,又过了两天,彻底撤离了气管插管和呼吸机。撤机当天,李灿醒了过来,他忘记了自己的父亲在住院,而最近的记忆仍然停留在春节前和好友聚餐的片段,他还反问医生:“我是不是喝大了?”。原来李灿的大脑短暂的缺血缺氧受到了损伤,他失去了一个月的记忆。小伙被抢救成功李灿的命被救回来了,可他为什么年纪轻轻就发生心源性猝死呢?医生经过各种检查,综合症状和表现判断,李灿极可能是布鲁加达综合征,这是一种遗传心脏病。而这种疾病复发的可能性极大,李灿可能需要安装一个起搏器,预防第二次心源性猝死。事后总结ECMO李灿最终被抢救过来,这让抢救团队兴奋不已,而年资最高的麻醉科主任李雅芳也在思索着一些问题。李雅兰表示,这一案例也提示,对年轻、没有基础疾病的患者,ECMO的应用应该扩大适应症,要积极把ECMO在心脏骤停中急救的应用推广开来。如果能建立一个基金会,对患者家属经济上不支持上ECMO的情况下,医生也能通过基金会解除抢救治疗的后顾之忧。毕竟不上就意味着死亡,上了有时间、空间让现代医学去放手一搏。
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0431gb208.com/sjszlfa/9763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