之于每个人而言,观念和思维都是影响一生的因素,虽说人与人各不相同,观念也有所差别,但总体而言,在某些事上,大家的观念和思维还是有诸多共同点的。
就比如说,买房和看病这两件事。
房子是刚需,买房是为了满足自己生存的条件;看病则是为了健康,说到根本上还是为了继续生存。
关乎生死的大事,国人的观念都传递出了一个非常一致的信号:不惜一切代价满足!
有时候谎言往往更动听,而真相才最伤人,我顶压力谈一谈真相:绝大多数国人前半辈子都是为房地产开发商打工,医院打工。
但在这方面,欧美则跟我们有着很大的不同,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?
购房观念不同
关于买房,国人跟欧美有着明显差别。国人讲究的是有房才有家,房子不仅是肉身的收容所,更是心灵停靠的港湾。从古至今,中国人对房产的态度都大同小异,面积可以小,但一定要有,而且一定要有所有权。所以我们可以发现,古人对于地基和地界的观念都如此深刻。
这种观念一直延续至今,当代人有能力买房肯定不愿意租房,毕竟租房没有归属感,心灵上是存在差距的。
而欧美国家的思想观念比较开放,他们不认为房子一定要是自己的,只要能够容身,租房也没什么不好,因此在欧美一些国家,一辈子选择租房过日子的大有人在。
当然,还有一个本质原因,那就是高房价。正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,因为我国地产氛围,毕竟以前经历过繁荣,房价也有过只涨不跌的阶段,当时很多人把买房视为一种投资,对房产情有独钟。但是在国外,房子只是刚需品的价格,并没有十分离谱,所以房子在国人与欧美人的心中地位是不同的。
看到这里,就能知道国人买房的原因了,然而因为居于高位的房价,普通人根本难以负担,只好拼命攒钱买房,前半生攒的钱几乎用到了房子上……
思想观念不同:
你是否有过这样一个感受?
很少见到欧美老人卧床不起,而在国内,躺在病床上不能动弹,吃喝拉撒依靠家人的老年人却很常见。
事实上,这个感受是有事实支撑的,欧美国家仅有20%医院病逝,亚洲国家则不同。
自然和生命规律无法违背,每个人都有老去的那一天,身体机能下降,出现各种疾病也是正常的。在国人的观念中,有病则就医,特别是老年人,住院治疗就是常事。
医院重病缠身,躺在ICU,只能借助氧气以及营养液续命,生命确实暂时得到了延续,但结果却不能逆转。此外,一场大病往往会摧毁一个普通家庭。
医院是福地,因为它见证了生命的诞生,也得以让人的生命延续;医院也并非福地,去医院意味着开销,特别是医院,因为谁也不知道,这一去面临的将会是什么结果。好结果是病治好了,坏消息是,积蓄被掏空了……
很多中国老人,在生命的最后时光,用光了一生的积蓄,吃遍含大量副作用的西药,做完各种手术,然后跟世界告别……
前半生为房子打工,医院打工,贴切而又扎心。
反观欧美国家,其老人的观念比较放得开,他们宁愿在家等待生命的流逝,医院折腾,遭罪,他们更希望自己走得那一刻更加体面,而不是带着伤疤和刀口离开人世间。
当然有人可能会说,家里老人生病,作为子女的哪怕砸锅卖铁也要救治,这是孝顺之道,传承了千年的美德,我当然赞成这个观点,但我们也不能说欧美人不孝顺,只能说思想观念不同。
健康观念不同
总有人说欧美人体质比亚洲人好,是基因决定的,这不好评价,或许生物学、医学专家才能给出答案。但有一定不得不说,人的健康状况跟后天因素也有很大关系。
虽然有些不中听,但我也要分享出来:
同样都是块钱,欧美国家的人会用元来养生锻炼,50元买保险,10块钱看病,1块钱抢救;而国人则用1块钱养生锻炼,10块钱吃药,50块钱看病,块钱抢救……
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0431gb208.com/sjszlff/8993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