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创韩娟医学界儿科频道收录于话题#早产6个
每年的11月17日是“世界早产日”,今年的这一天又马上来了。
胎龄26周,出生体重克的敬敬已经4岁半了。
最近,我领着他到医院找余涛教授例行儿保。一进诊室,余妈妈一边亲切地招呼:“敬敬来了”,一边看最新的身高体重数据,“敬敬现在比一般的足月儿长得还高。我经常给别的爸爸妈妈讲敬敬的故事,鼓励他们!”
余涛教授的话让我想起了过往种种。敬敬的生命是赚来的,那段悬心的日子,我这辈子都不会忘……
01
是我拖了后腿,让敬敬在26周便早早降临人世间。按照医院王晓东副院长和产科副主任余海燕教授的想法:“尽全力把孩子保到28周,这样孩子的预后要好一些”。
敬敬一出生,医生就下了病危通知,套在保鲜膜里,嘴巴里插着管,被紧急送往新生儿监护室(NICU)。
躺在产床上的我没有看到敬敬最初的模样,也没有听到敬敬的哭声。孩子被抱走的那一刻,我的灵魂瞬间像被烧断的保险丝,生命里顿时一片漆黑,自责、害怕和恐惧一波一波地涌来……
从产房出来后,我泣不成声地对母亲说:“生了,没看到。”
母亲含泪说:“在你出来之前,一群医生推着一个载着保温箱的抢救车,跑着从产房出来、上了抢救电梯。我看到孩子的脚丫只有花生壳那么大,大腿还没有我的手指粗,皮肤像胶冻一样……”
当时我便在心里默默写了一份遗书:一旦敬敬保不住,我就跟他走,到地狱也要当他妈妈……
02
新生儿科规定了固定的探视时间。敬敬出生后的第五天,也是我出院的前一天。敬敬爸爸用轮椅推着我去新生儿科视频探视敬敬。监护室的仪器运行时,发出一声声“滴滴滴”的声音,这既是来自地狱的召唤,也是救命的声音,说明生命正在抗争。
不能进NICU,敬敬爸爸托医生隔着保温箱给敬敬拍照。照片里一个巴掌大的身体一动不动地躺着,双眼被蒙着,皮肤泛红,头上扎着输液管,喉咙里插着有创呼吸机,脚上和胸口上连着监控仪,还有一些大大小小粗粗细细的管子.....
我看了心痛不已:“输液肯定很疼,敬敬哭了怎么办?”
同样,这里也是一场对普通家庭真金白银的硬仗。敬敬在NICU前3天的治疗费用一天一万多元。而我们能做的,也就是当这些缴费单从新生儿科的门内递到门外时,忍着悲痛去缴费,不让敬敬错失治疗的机会。
敬敬医院,或者送奶,或者缴费。尽管知道见不到孩子,她还是会独自在新生儿科病房的门口坐一会儿,默默地为敬敬加油。因为,这里是离敬敬最近的地方。
03
敬敬住院期间,有人建议我们发轻松筹,向社会募捐。但我们全家商量后,没有这么做。
敬敬爸爸说:“先花自己的钱,然后再花老人的钱。在花老人积蓄的时候,开始变卖我们的小家……如果还不够,再向亲戚借钱。亲戚的钱借了,可以还。如果用了爱心来的钱,将来没法还,那在以后的日子里,在敬敬成长的漫长岁月里,我们给敬敬买个东西,都会觉得在花别人的钱。这个思想包袱要背一辈子!”
04
敬敬住院期间,敬敬爸爸一直在做同一件事情:相信华西新生儿科,配合唐军教授、石晶教授!
我们没有给医生送红包。红包里是钱,背后是“我不信任你”。
在产科长达3个月的住院保胎岁月里,我和敬敬爸爸弄清楚了一件事:华西的医生对每一个生命都会倾尽全力,医生的心情和病人及家属的心情是一样的,都希望在最短的时间里,用最有效的治疗方法让病人赶快好起来。
05
都说在NICU没有消息,就是最好的消息。敬敬出生后的第1个月,我整天都忐忑不安,无时无刻不想知道敬敬的情况,医院的电话。
但是,怕什么,来什么。
一天凌晨2点,敬敬爸爸的手机响了。他迅速抓起电话一看——新生儿科的电话!我的心跳瞬间加速,怦怦直响,后背冒出了冷汗。
电话里传来值班医生的声音:“‘韩娟之子’的家属吗?刚才孩子呼吸暂停,正在抢救。按规定,孩子出现病危的情况要告知家属。”
我们犹如五雷轰顶!
接下来的时间,我强迫自己不要担心,不要胡思乱想,但根本没用。我一边翻来覆去地想,一边盯着手机的屏幕会不会再次亮起……
熬过漫长的黑夜,终于盼来了黎明!惊魂未定的敬敬爸爸顾不上吃早饭就匆匆赶往新生儿科打探消息。新生儿科主任唐军教授安慰敬敬爸爸说:“孩子很争气,抢救过来了!”
虽然敬敬爸爸第一时间电话回来了好消息,但我仍然紧张不已,担心类似的事情还会发生……
在后来的两个多月里,经过几十次的“惊魂电话”和“病危通知”后,我和敬敬爸爸的内心在痛苦和挣扎中反而强大起了:“权当是上天给我们和敬敬的考验吧,就当是‘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’!”
06
敬敬在保温箱里和生命抗争,我也不能消极度日。既然改变不了,不如学习面对,以后给孩子更好、更细致的照顾。
于是,我开始了自学——胎龄28周以下的早产在临床上都不能称为“早产”,只能称为“晚期流产”;由于宝宝出生太早,上呼吸机时间过长,造成支气管肺发育不良,出院回家后要特别注意宝宝不能感冒,因为一旦感冒将比其他孩子严重许多;密切
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0431gb208.com/sjsbszl/5575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