毕业论文
您现在的位置: 氧气治疗 >> 氧气治疗资源 >> 正文 >> 正文

用保障力度催升幸福指数武警四川总队党

来源:氧气治疗 时间:2023/3/12
白癜风的治疗方法有哪些呢 http://m.39.net/baidianfeng/a_7375991.html

“官兵利益无小事,一枝一叶总关情。关心官兵,就是关心战斗力;心系官兵,就是心系强军事业。”近年来,武警四川总队紧跟时代、紧贴使命,深入践行“三大三小”抓建要求,把基层受益、官兵满意作为检验工作的最高标准,坚持用党委机关的“辛苦指数”换取基层官兵的“幸福指数”,致力于将官兵的“急难愁盼”变为“满意清单”,把好事办好、把实事办实,部队战斗力水平明显提升。

把“暖兵心”做得更“润心”

思路决定出路,关键撬动全局。基层官兵的急难愁盼、衣食住行,看似小事,实则是关系军队战斗力建设的关键大事。为兵服务,从来不是一句简单空洞的口号,而是一次次带着情感的生动实践——

“没想到在这次半年工作总结会上,中队不仅把我树为训练典型,还给我佩戴了大红花。”在该总队甘孜支队执勤二大队石渠县中队举办的“晒晒我的幸福事”活动中,上等兵贾成龙主动登台,与大家一起分享自己的幸福事。记者看到,在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里,官兵们踊跃发言,气氛十分热烈,一张张笑脸洋溢着浓浓的幸福感。

“高原来了专业性更强的医疗队,提供24小时‘线上+线下’服务,伤病得到了及时治疗,官兵们的训练热情更高了。”中队长柴小强拿着刚刚下发的《部队训练伤防治手册》告诉记者,以往,在这个满眼雪山坡、四季穿棉袄、风吹石头跑、氧气吸不饱的艰苦环境中,高原病、训练伤和就医难长期困扰着大部分官兵,仅凭现有的卫勤力量难以得到有效及时救治,不仅拖了练兵备战的后腿,少数官兵甚至打起了“退堂鼓”,直言“莫法干”,小贾就患有肌肉拉伤成为这“少数官兵”的其中之一。

这一现象引起了总队领导高度重视,“一定要把优质医疗资源直达高原哨所、直达基层官兵。”在服务基层专项讲评会上,总队司令员曹善贵一针见血地指出,下功夫解决基层急难愁盼问题,才能赢得官兵信任,形成上下同心的强大合力。

一分部署,九分落实。不落实就是纸上谈兵,再好的愿景也不过是空中楼阁。这个总队立足当前、着眼长远、体系发力,积极构建“5+3”卫勤保障体系,让海拔米以上、距离公里以外的官兵享受到优质医疗资源,实现远近一致、诊疗同步、服务精准。着力建好“三个中心”:新建军事训练伤防治中心、改造远程医疗会诊中心、升级心理健康维护中心,大力破解急重症救治、训练伤和高原病防治等难题。用力干好“五件实事”,分方向组建涉藏地区前置医疗小组和高原应急救援队,健全“科队挂钩”结对帮扶机制,畅通军地医疗绿色通道,组织不孕不育诊治。先后远程会诊例,为对孕育难官兵家庭研提诊治方案,为8名身患癌症、白血病等重症官兵赢得了宝贵救治时间。

办好一件实事,温暖一片兵心,增添一份干劲。据了解,该总队还先后为高原部队增配特需药品、医用耗材余类,配发便携式制氧机台。

把“聚兵心”做得更“贴心”

“用兵制胜,以粮为先”。部队伙食保障是保障打赢的基础性工作,关系到官兵的身体健康,连着部队战斗力生成——

近年来,随着后勤保障条件不断改善,官兵们住进新营房,吃上新鲜瓜果蔬菜,幸福指数不断攀升。

该总队机动第三支队支队长施扬德坦言,高原每年11月至来年的4月都是封山期,以往官兵只能靠土豆、萝卜和白菜这些‘老三样’过冬,最渴望的就是能吃上一顿绿色蔬菜。如今,官兵们吃上了自产的新鲜蔬菜,不仅饮食结构得到了改善,而且营养摄入更加均衡了,官兵们士气高昂砺兵演训场,打赢本领明显提升。

道虽迩,不行不至;事虽小,不为不成。据总队保障部部长杨华介绍,他们根据高原日照多、辐射强、昼夜温差大等实际,升级新建海拔米以上15座集聚休闲娱乐、种植养殖于一体的多功能温室大棚,积极推进部队“菜篮子”工程,建设军营“菜园子”、丰富官兵“菜盘子”,把军营“菜园子”变成官兵的“交心园”。

除此之外,这个总队新组建部队在调整移防之初,官兵还面临着住宿缺营房、吃饭缺食堂、训练缺操场等“六难三缺”诸多实际困难。

“官兵有所盼,党委坚决办”,让基层官兵“想要的”,与领导机关“所做的”实现无缝衔接。该总队党委领导主动扛起责任,跑遍32个高原县(市),走访13家企业单位,召开15次协调推进会,在武警部队党委机关的关心帮助下,通过争取上级拨款、立足自我调剂、协调地方支持等方式,累计投入1.1亿余元建场地、改住房、购设备、安设施;借用公安驻训基地7座,为官兵家属建“团圆房”、通直达车、设中转站。

“只有带着对官兵的深厚感情,真心实意为基层解难题办实事,官兵才能更好地投身练兵备战和部队建设。”总队政治委员孟庆斌告诉记者。他们还用足用好军民共建政策支持,与民航、银行签订官兵乘机“折上折”、住房贷款优惠协议,为营门卫兵优化配置轻型凯夫拉头盔,为大(中)队增配中频治疗仪,为运输车加装折叠翻转座椅……把服务保障的温度传递到一岗一哨、一兵一卒。

把“励兵心”做得更“称心”

基层是部队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。服务基层、服务官兵,为基层排忧解难,是领导机关的重要职责——

“真没想到,‘大篷车’能直接开到咱们部队家门口,这也太‘’了吧!”该总队涉藏地区官兵直呼“没想到”。从金融服务送到家、巡诊送医到一线,再到被装调号暖兵心、装备巡修万里行……这是该总队转变工作作风,创新保障模式,提升服务质效的生动一幕。

“防爆装甲车维修难度大,能否联系厂家上门服务?”“特战队员枪械动用频繁,致使很多零部件损耗较大。”

……

去年年初,在总队保障部组织的一次基层建设恳谈会上,45名基层代表给机关点问题、谈想法、提建议,收集整理突出问题36条,折射出少数机关干部把服务当“任务”,对上不对下,用力不用心,“一厢情愿”办实事,“概略瞄准”送温暖,“纸上谈兵”搞服务,只想着“按部就班”,满足于“点到为止”,不去跟踪困难是否彻底解决、官兵是否满意,导致“暖心事”变成“寒心事”,影响了官兵练兵备战热情,制约了部队建设发展。

对此,他们大力开展“严肃号令、严明纪律、严格秩序、严实作风”专题教育整顿,细化“党员干部承诺践诺”,深入纠治机关为兵服务中的作风不实、推诿扯皮等现象;从“战训急用、生活急需、官兵急盼”3个方面入手,把战勤、财务、军需、卫生、运投、装备全部纳入服务保障链路,定期开展“大篷车”下基层活动,着力解决基层单位金融理财知识缺、被装换领周期长、装备配件采购难、设备维修能力弱、专业技术人才缺等现实困难,不断增强基层官兵获得感和满意度。

“机关服务基层是责任所系、职责所在,官兵期盼的,就是党委要办的!”总队保障部部长杨华如数家珍、娓娓道来,“大篷车”服务开展以来,共计办理金融业务人次,医疗巡诊人次,调号被装37个品种件套,维修装备、车辆2余辆(台、支、挺),协调5个厂家进行上门服务,配送各类零部件1余件,解答技术难题30余个,累计安全行驶1余公里,为基层培训培养专业骨干名,受到官兵一致好评,有效提升了保障实效和练兵备战热情。

为防止机关服务基层出现“慢半拍”“走过场”现象,这个总队保障部纪委还专门派出基层风气监督员现场监督,请基层官兵对机关各业务处服务情况进行评价打分。在最近一次服务满意度测评中,官兵对机关服务基层工作的满意率由78.5%跃升至96.9%。

(张凤段力新)

来源:国防时报

编辑:邱兵

编审:王舒涵

国防时报新闻中心

qq.

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0431gb208.com/sjslczl/3791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