毕业论文
您现在的位置: 氧气治疗 >> 氧气治疗资源 >> 正文 >> 正文

扎根藏区健康扶贫,他是群众心中最亲的好

来源:氧气治疗 时间:2023/4/25
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医生 http://pf.39.net/bdfyy/bdfzj/

年,孙德友来到藏区工作,在担任前线工作指挥部医卫分队队长以来,深入脱贫攻坚一线,把异乡当第二故乡,带领绵阳援建壤塘工作队医卫分队克服各种艰难困苦,身先士卒做好表率。

援藏期间,面对崭新形势,孙德友根据人才各自特点设立三个职能小组,形成了紧密的组织架构。根据壤塘实际情况集中力量做好事、群策群力做大事、深入基层做实事,有效激发了队伍活力,提升了工作的战斗力。在工作中严格落实管理制度,促成了大家“心往一处想、劲往一处使”,共同推动壤塘医疗卫生发展的良好局面。

孙德友是两个女儿的父亲,一个正在就读高二,一个刚满两岁;他还是一位70岁老人的儿子,父亲因肺气肿、肺心病、腰椎滑脱等疾病缠身,终年服药;他更是一个家庭的顶梁柱。进入藏区开展健康扶贫工作后,家庭重担落在了老婆身上。他虽心系家人,但仍旧坚持扎根藏区、扎根壤塘一心扶贫。有时候送病人到距绵阳仅公里的成都,他也从未舍得回家看看。

严于律己、专心援建的精神,深深打动了身边的同事。在壤塘开展对口帮扶工作期间,孙德友深入了解壤塘医疗卫生实际情况,结合自身工作经验,为壤塘医疗发展提出了有针对性建议20余条,被采纳落实10余条,提高了壤塘医疗工作效率的同时,也进一步规范了壤塘的医疗秩序。

进入藏区刚上班第一天,孙德友就遇到一位头部受伤的藏族女孩需要抢救,他克服强烈的高原医院,充分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争分夺秒参与抢救,把患者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。在后期救治过程中他主动参与其中,针对病情变化给予及时处理。

几天后,医院同家属商议后决医院进一步治疗,孙德友主动请缨前往护送。护送路上因车载氧气压力过低呼吸机无法使用,他克服晕车、呕吐、腹痛、体力不支等身体不适,用简易呼吸器不间断手控呼吸近10小时,利用自己的医学知识、医学技能成功处置患儿意外病情。因长时间控制呼吸,他手上起了多个水泡。

顺利把女医院后,他拿钱为患儿办理入院手续,进行相关检查。主动签字承担一切可能出现的医疗风险。在随后的时间里,他一直关心着女孩的病情变化。

年底,手术室遇上一例凶险性前置胎盘、胎盘植入患者。在当地血库合适血型严重紧缺、相关实验室检测数据缺乏的情况下,他与同事竭尽全力抢救,硬生生把一位失血量达余毫升、血红蛋白降到了13克/升(正常血红蛋白大于克/升)、术中频发室性早搏患者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。

年,他又成功抢救了包括胎龄仅有27周的新生儿、误服半斤用大量草乌泡制药酒的中毒患者、年仅1岁上呼吸道梗阻等危重患者。短短几个月来,孙德友已成功抢救危重病人20余例。

开展对口帮扶以来,孙德友进行教学查房百余次、参加手术近百例,把小儿手术从12岁降到了1岁,把老年手术从65岁提高到88岁,大大扩大了手术适应症。在工作中引进了彩色超声引导下深静脉穿刺、彩色超声引导下动脉穿刺、彩色超声下神经阻滞等可视化医疗技术,医院开展可视化精准医疗。

创造性根据壤塘实际情况把医疗资源进行有效整合,实现了汞式血压计动态测量有创动脉血压、直尺测量中心静脉压、静脉留置针脐静脉穿剌等医疗工作,为成功抢救危重患者创造条件。加强新生儿气管插管技能培训,有效大幅降低了新生儿死亡率。和其他队员一起成功开展无痛胃镜40余例,有36例患者被查出不同程度患上胃炎、胃溃疡等上消化道疾病。让农牧民看病不用再跑医院、大医院,为农牧民在家门口能看上病、看好病打下了坚实基础。

孙德友进入高原后因缺氧长期失眠、身患严重高原性高血压,依旧心系群众,急群众之所急,想群众之所想。深入农牧民家中为群众义诊,为群众捐款、捐物、主动解决群众所遇困难,深受好评,先后收到群众送来的哈达20余条、锦旗3面。其中有一名藏族母亲主动邀请孙德友为其子取孙氏姓名,要让子孙永远记住这位从绵阳远道而来的好“门巴”。

工作之余,孙德友主动看书学习,通过教学查房、病案讨论、学术讲座、网络教学、技能培训等方式向医护人员讲解医学知识,手把手传授医学技能。培训了一批专业技术人才,培养了一支拉得出、留得下的高素质医卫人才队伍。

针对壤塘地广人稀、医疗知识需求大的实际情况,有针对性的对乡村医生、红十字会志愿者进行专题培训,把医学健康知识、医学急救知识普及到最基层,把疾病防控知识传到最基层,有效提高了农牧民的健康意识。其间,他还主动申请并成功加入中国红十字协会,成为一名光荣的志愿者。

孙德友勤于思考、善于总结,在援藏工作之余积极开展科学研究。总结出了高海拔地区无痛胃镜安全、经济的给氧方式,临床运用后取得了很好的效果,大大提升了高海拔地区无痛胃镜的安全性。在工作之余充分思考,成功申请了国家级实用新型专利,这已是他成功申请的第4项专利。

进入藏区援藏帮扶工作期间,孙德友充分感受到语言不通给工作带来的不便。他主动拜让木初、梅琼等藏族同胞为师,努力学习藏语、藏族文化,提升各方面能力,更好服务藏族群众。

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0431gb208.com/sjslczl/4408.html